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三河口,这个地方以前提起,可能大多数人脑海里没什么特别的印象。
尤其是在很多年以前,这里说白了就是一片荒地,老一辈人叫它“羊荒滩”或者“盐荒滩”。
你想想,这名字一听就不是啥好地方,带着一股子荒凉、没啥生气的味道。
这片地确实也对得起这名字,地势低洼,每年黄河水退了以后,留下一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。
夏天太阳一晒,地上泛着一层白霜,晃得人眼疼;冬天北风一刮,地冻得硬邦邦的,裂口子,别说庄稼了,连棵像样的树都长不起来,零星的芨芨草在风里摇摇晃晃,看着都可怜。
那时候,你要是来这儿,估计连只鸟都很难看到,因为它实在太贫瘠了,连飞禽走兽都不爱光顾。
村民们对这块地也是挺无奈的,以前靠天吃饭,这种地根本指望不上,也就放任它荒着了。
不过,要说起三河口这地方,它在历史上可不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。
黄河、湟水河、大通河三条河在这里交汇,所以叫三河口。
你仔细琢磨琢磨,三条大河交汇的地方,那地理位置得多重要啊!
在古代,这儿就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道,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。
那时候的商队,驼铃声响,从这里出发,过京玉关古渡口,穿过黄河,往西去西域,往南到四川,往北去内蒙古河套地区,那叫一个繁华。
北宋的时候,这儿就是个重要的驿站,来来往往的客商、货物,把这里衬托得热热闹闹,用古话说就是“一水分三川,古道连西域”,可见当年的盛况。
再往前倒,汉朝那会儿,这里更是军事重地,朝廷在这儿设了个“护羌校尉”,派兵驻守,还在当地屯田,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也带到了河湟地区,慢慢形成了“半耕半牧”的独特生活方式。
所以说,三河口这地方,骨子里带着千年历史的厚重感,它见证过辉煌,也经历过时间的沉寂。
可是,历史的辉煌毕竟是过去式了。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三河口还是那片荒凉的盐碱地,没人关注,也没啥变化。
直到2019年年末,一个偶然的机会,让这里迎来了转机。
那天,有个叫达朝阳的自媒体博主,笔名叫“兰州黎黎”,他像往常一样在河边溜达。
突然,几只白色的“大鸟”闯进了他的视线。
他仔细一看,哎呀,竟然是白天鹅!
这可把他给惊呆了。
你想啊,在这么一片荒凉的地方,突然出现几只高贵优雅的白天鹅,那景象得多震撼!
它们脖子长长的,羽毛洁白如雪,在浅水里悠闲地游着,一会儿低头啄食,一会儿又扇动翅膀飞掠水面。
在荒凉的背景衬托下,它们显得格外醒目,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达朝阳又惊又喜,但他很快也发现了一个问题:天鹅们似乎找不到足够的食物。
这片荒滩上,能吃的东西确实不多,天鹅们常常饿得在岸边徘徊。
看到这些美丽的生灵面临困境,达朝阳心里特别不是滋味。
他没多想,就自己掏钱去买了玉米,然后自发地去投喂这些天鹅。
这一喂,就坚持了下来,一喂就是好几年。
他的这个举动,虽然只是个人的善意,但却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面,激起了涟漪。
很快,达朝阳投喂天鹅的事情就在附近传开了,很多村民看到了他的善举,也受到了感染。
大家开始意识到,原来这片荒地,竟然能吸引来这么漂亮的鸟儿,这说明它还是有潜力的!
于是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保护天鹅的行列中。
有的人主动去巡逻,看到有游客想靠近天鹅或者做出可能惊扰它们的举动,就赶紧上前提醒,让大家保持距离,别吓着这些宝贝。
有的人甚至动手,用自己的办法给天鹅搭建觅食的食槽,让它们能更容易地找到吃的。
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,听到这儿有天鹅,扛着专业的相机就赶过来了。
他们把天鹅在芦苇丛中、碧水之上、远山之下飞翔、游弋的画面拍下来,发到网上。
很快,“盐荒滩有天鹅”的消息就传开了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神奇的地方。
天鹅的到来,以及老百姓自发的保护行动,也引起了达川镇政府的重视。
镇里领导一看,这事儿可得好好抓一抓!
这说明咱们这儿的生态环境有改善的希望啊!
于是,政府很快就行动起来。
他们可不是光喊口号,那是真金白银地投入,实实在在地干事。
首先,他们划定了专门的保护区域,还在滩边醒目地竖起了“禁止惊扰候鸟”的警示牌,告诉大家这里是鸟类栖息地,要爱护它们。
其次,政府组织人员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,把水里的垃圾、岸边的杂物都收拾干净,给天鹅和其他水鸟一个干净整洁的家。
更重要的是,镇里还专门协调了一笔生态保护资金,用来改善天鹅的栖息环境,比如种植一些适合鸟类觅食的植物,或者修缮一些基础设施等等。
2021年,达朝阳又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儿。
他自己掏钱,联系了导航标记公司,把“兰州三河口天鹅滩”这个地方在地图上给标记了出来。
这下好了,想来看天鹅的朋友们,只要在手机上一搜,直接导航就能找到地方,方便得不得了。
到了2022年,三河口天鹅滩更是火得一塌糊涂,直接冲上了兰州人气排行榜的第一名!
这一下子,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了兰州有个“天鹅滩”,都想来一睹白天鹅的风采。
天鹅滩的名气越来越大,也让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下了更大的决心。
他们开始对三河口大天鹅的数量、健康状况进行监测,用科学的数据来指导保护工作。
同时,在整个黄河水质的改善上,兰州市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
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越来越完善,以前排污口的问题也得到了大力整治,工业企业的排放也要求达到国家标准。
这些综合性的措施,让黄河水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,从原来的Ⅲ类水质,稳定提升到了Ⅱ类!
要知道,水质的提升,直接关系到水里鱼虾的生长,而这些正是水鸟们重要的食物来源。
水好了,生态环境自然也就好了。
而且,三河口这个地方比较特殊,它正好位于几个区县的交界处,还靠近青海省。
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河生态,兰州市还主动和临近的永靖县,以及青海省海东市签订了联防联控协议。
这意味着,大家不再是各管各的,而是联合起来,共同守护黄河的生态环境。
这种跨区域的合作,对于生态保护来说,是至关重要的。
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,如今的天鹅滩,已经不再是那个荒凉的“盐荒滩”了。
它不仅成了白天鹅的越冬栖息地,每年冬天,大批的白天鹅都会从遥远的北方飞到这里过冬。
除了白天鹅,这里还吸引了鱼鸥、鹊鸭、白骨顶鸡、白尾海雕、豆雁、凤头潜鸭等将近10种候鸟来这里栖息、越冬。
这里简直成了鸟类的天堂,各种鸟儿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,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。
现在的天鹅滩,水域面积已经达到了960亩,芦苇湿地也有1200亩,甚至还有2600亩的百年枣园。
一到冬天,大批的游客就会专门为了看天鹅来到达川镇。
天鹅滩不仅成了兰州一个重要的冬季旅游景点,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很多人来这里,就是为了拍下天鹅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的美丽瞬间,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。
所以说,曾经那片被人们遗弃的荒滩,在几只天鹅的“光临”下,在人们的共同守护下,实现了惊人的转变。
它从一个无人问津的“盐荒滩”,彻底变成了生机盎然的“天鹅滩”。
这个故事,不仅仅是关于一片土地的变迁,它更是兰州在黄河生态保护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生动例子。
它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可以达到的和谐状态,讲述了一个温暖人心的美好故事。
站在三河口边上,看着黄河水奔腾向前,湟水河静静流淌,大通河蜿蜒曲折,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和生态复苏的喜悦。
这片土地的变化,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恩赐,更是人类主动与自然和解、积极保护环境的最好证明。
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只要我们心里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,真心实意地去保护生命,去守护环境,那么,即使是再荒凉、再贫瘠的土地,也能够重新焕发生机,绽放出令人惊叹的生态光芒。
天鹅滩的故事,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,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,也让我们更加坚信,只要我们努力,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。
龙辉配资-股票平台排行前十名-山东股票配资网-靠谱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